2016年醫改重點工作:“三明模式”正式被推廣
來源:醫藥經濟報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下簡稱《任務》),部署了10個方面共50項醫改工作任務。
公立醫院改革提標擴面
引人注目的是,《任務》要求總結完善福建三明改革經驗,并在安徽、福建等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推廣。這標志著以節約使用醫保資金作為起點、以騰籠換鳥降低藥品耗材支出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創造改革空間、以醫務人員人事薪酬和績效考核制度改革為實現路徑的“三醫聯動”綜合改革的“三明模式”,在國家層面獲得肯定并予以推廣。
《任務》提出公立醫院改革仍然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重點,公立醫院改革繼續提標擴面。此次新增4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區域聯動推進綜合改革。新增100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使全國試點城市達到200個并于5月底前啟動。新增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集中采購、醫??刭M、規范診療行為等降低費用,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不能僅針對取消藥品加成部分調整價格,調整的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構建分級診療秩序是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牽動供需雙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抓手?!度蝿铡诽岢鲆跃C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為重點,加快推進分級診療以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在具體目標上,《任務》要求有關部門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構建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將家庭醫生制度作為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5%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
建機制方面,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制定相關常見病的技術文件和逐步增加臨床路徑管理。強基層舉措上,通過試點放開公立醫院在職或退休主治以上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和促進醫聯體內部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支援來逐步提高。
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
在完善醫保制度建設方面,根據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要求,《任務》提出,2016年6月底前各地要完成統籌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工作的總體部署,年內各統籌地區要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支持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各地基本醫保經辦服務。城鄉居民醫保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建立完善國家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任務》在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構建藥品生產流通新秩序、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等方面均作了重要部署?!度蝿铡诽岢?,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鼓勵和引導省際跨區域聯合采購。綜合醫改試點的8個省份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積極鼓勵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推行從生產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來壓縮中間環節,改革藥品器械流通領域內的價格虛高積弊。鼓勵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壓縮中間環節。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規范生產、流通、供應各個環節的經濟行為,實現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最終為擠出價格“水分”提供監管條件。在各界仍廣泛爭議“兩票制”的情況下,“兩票制”在政策層面被要求在醫改試點省份必須推行和在超過三分之二的試點地市鼓勵推行,其間體現的政府決心不容忽視,也表明“兩票制”推行所需要的政策環境和技術條件已經成熟。
《任務》的頒布實施,是對2015年陸續啟動的進一步深化醫改的多項政策的匯總集成和全面深化,可以視作黨和國家站在頂層設計的角度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的具體部署。它意味著過去數年在多地進行的醫改試點經驗和改革探索已達成決策層面的共識并轉化為下一階段改革實施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