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醫藥流通流向
來源:醫藥經濟報
本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加快包括流通在內的醫藥各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健全醫藥流通信息網絡”,支持“生產和流通企業強強聯合”“建立現代醫藥流通體系,推動大型企業建設遍及城鄉的藥品流通配送網絡”“推動中小流通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在國家全面推動“三醫聯動”,確保新醫改取得階段攻堅目標的大背景之下,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也力圖在“十三五”期間創新突破,推動經營模式變革,實施行業戰略轉型。
舊盈利模式不可持續
重生再造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從政策層面看,今年是又一個集中出臺新醫改政策和配套方案的大年,無論是在基本醫療保障和基礎醫療體系進一步健全方面,還是在強調促進社會資本辦醫、參與養老服務,突出中醫藥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發展,建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各項醫改保障措施方面,都在原有政策基礎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規劃新目標,明確新的實施思路。
尤為關鍵的是,圍繞公醫改革目標,在建立公立醫療機構藥品統招統采新機制,推動藥價形成機制市場化,實施新版GSP規范,確立公立醫療機構醫??刭M機制,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啟動分級診療,推動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對阻礙新醫改深入的政策性障礙、機制性桎梏、經營模式阻力,按照“三醫聯動”的指導原則,進行全方位的政策和機制安排上的創新與突破。
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也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促發了行業內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企業突破傳統營銷模式,打造新的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探索。
“十三五”期間,公醫改革仍將是新醫改推進的首要任務。從實施的切入點來看,推動改革的核心仍將著眼于破除“以藥補醫”的經營機制,并且作為推動“四個分開”改革取得成效的攻堅環節。同時全力推進所有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政策和以省為單位的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統采模式,將加快醫院藥房逐步從利潤中心轉化為成本中心的功能變化。
醫保支付改革和藥品降價管制措施的實施,則奠定了藥價總體水平持續下行的政策基礎,進一步遏制了“以藥補醫”的預期。公醫改革的深入,使得醫藥流通行業長期以來以醫院分銷渠道為核心,依托醫院經營藥品形成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不可持續,在喪失以醫院藥品配送作為核心盈利模式的利益存續紐帶之后,行業面臨如何實現重生和再造的問題。
毋庸置疑,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實現創新突破的核心在于致力于推動現代物流模式變革,助力醫院突破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瓶頸,這不僅能夠鞏固深化流通業在醫院核心藥品配送終端渠道的業務發展基礎,還能帶動行業從傳統藥品配送商向客戶增值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同時,在促進醫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有力促使醫院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對診療能力的提升,重新打造新醫改背景下醫療機構新的核心經營能力,為實現“四個分開”的改革目標,挖掘行業對于國家推動新醫改最具潛力的價值。
“十三五”國家推動新醫改的軌跡,已經為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尋求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多種因素疊加
全國統一的大商貿、大流通格局可期
再從行業發展變化看,商務部將發布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其核心仍將聚焦引導行業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在推動醫藥流通市場在區域和資源整合的進程中,競爭日趨白熱化,新的市場格局仍盤根錯節,以上各種因素疊加,對流通行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挑戰?!笆濉逼陂g,醫藥流通行業適逢“互聯網+”風口,在國家放開絕大多數藥品價格,逐步放開藥品配送的行業準入管制,放開藥品配送互聯網銷售渠道的預期下,藥品配送行業的政策保護壁壘被打破,有望實現全國統一的大商貿、大流通的行業發展格局。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內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從事關老百姓的醫療保健、康復養生的日常關注點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增加收入水平,包括降低個稅和保險費率,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二是提高保障水平,包括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合理調整機制,降低大病慢病醫療費用,劃轉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span>;三是傳統的家庭生活模式將發生變化,包括延遲退休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顯然,上述政策在“十三五”期間的推動實施將極大促進醫衛事業發展,提高國民整體醫療保障能力,而延遲退休和放開二孩生育勢必成為促進醫藥市場持續增長的最大正向變量。
從新醫改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愿景出發,以上積極因素仍屬外因,真正的內生力量在于全面深入推進以“四個分開”為核心的公醫改革,使得我國的醫療資源共享和醫藥消費水平兩個方面真正公平分配,惠及百姓,并承擔起撬動產業升級和醫藥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歷史責任。
所有上述因素,無疑將會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走向,隨之對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變革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行業推動變革和創新突破的核心,也將聚焦于能否正確辨識新醫改深入推進帶給企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積極順應產業發展路徑和市場競爭模式的變革,如何在重構醫藥市場格局的時代背景下正確地推動戰略轉型十分關鍵。